关闭

给自己的人生一个精彩的PlanB

意向国家及地区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立即咨询专家
搜索
关注我们

留学官方微信

留学官方微博

400-010-8000

关于金吉列

留学

留学攻略 留学规划师 英国 美国 日本 加拿大
新西兰 澳大利亚 韩国 欧洲 亚洲 中国香港

热门

留学产品 成功案例 院校排名
国际学校 精彩讲座 OSSD课程

申请

留学资料 语言提升
能力提升 签证准备

生活

留学安全 海外生活
实习就业 移民置业

工具栏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微信扫码体验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免费领取留学邀请函
意向国家及地区
意向学段

请留下您的信息,我们将有专人与您联系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隐私保护协议》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复制地址
到店咨询
0
0
首页 文章详情

被羡慕的美国教育

王萌
2018-08-28 18:30:12
人浏览
0
0

第二外语选什么小语种吃香?

了解详情

一站式留学评测 留学快人一步

了解详情

考研后留学,梦想研续,圆梦名...

了解详情

金吉列留学1月精彩活动+直播...

了解详情
本文就美国国情和教育文化进行详细解读。

被羡慕的美国教育


 

 

 

美国教育的成就举世瞩目,也因此铸就个国人对“美式教育”的乌托邦想象。但大多数国人对美国教育的想象,并非建立于全面的事实基础之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美国教育的真相才慢慢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有多少美丽的误解?

作对比,是人之天性。

然而,对比该建立在事实与全面之上,教育尤其如此,否则便是一叶障目了。

有学者说:

如果你不了解美国教育,那你会惊讶于中美两个教育的差异;

如果你了解美国教育,你会惊讶于中美两国教育的相同。

一度被中国家庭羡慕的美国教育,真相到底什么样?

 


真相一:美国也有 “ 学区房 ”

 

首先要说到的第一个美国教育的真相就是学区房。对,这个让无数中国家长情绪复杂的话题。

 

其实, “ 学区房 ” 的概念起源于美国。在美国,学区房基本上按照城市和邮政编码来划分。让中国家长苦恼的学区房,在美国一样 “ 生猛 ” ,仅仅隔一条街,房价可以差五倍。

两个学区间隔仅有 15 米的一条河,但是贫富和教学质量差异巨大。

而美国学区房和中国学区房的区别大概是在于:国内是因为学校好,所以周围的房价贵;但美国学区和社区的关系基本上相互促成 ——

 

美国社区有着明显的社会地位之分,富人有富人区,穷人有穷人区,中产阶级也多是选择集中居住。而购房者更看重的是综合指标,除了教育资源还包括该地段的配套医疗、服务环境和交通等多方因素。所以 “ 好学区 ” 房价高,并不单纯是学校的因素,而是一个 “ 好社区 ” 的存在促成了一个 “ 好学区 ” 的建成,而 “ 好学区 ” 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潜在购房者来此购置房产。

 

对应的,教育理念不是按学校分,而是按照该学区的房价来区别。美国公立中小学的经费是由该学区房产税而来,换句话说就是富人区的孩子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基本上,孩子们也只会和自己同一阶层的孩子上学。

 

所以,不同学区的学校,也就有了不同的教育诉求。

 


真相二:美国教育阶层之分比你想的更明显

 

美国教育在我们眼里,大概可以用素质教育来概括 —— 通常意味着创造力、自主性,会让孩子的个性得到解放,培养出来的都是乔布斯一类改变世界的人。

 

但是,真实的美国是不是如描述的这般美好?其实如果真正了解了美国教育,也许中国家长们会是另外一种态度。正如刚刚说的,不同学区的学校,有不同的教育诉求。不同学区之间,教育也是有阶层的。

 

社会底层的学校强调 KIPP


KIPP 是 “the Knowlege IsPower Program” 的缩写,意味 “ 知识就是力量 ” 。怎么样,这句话是不是在国内也时常听见?

 

这些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这样的:

 

老师教任西,哪怕是解数学题,都是用向学生灌输规则的方法。学校里面还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奖励系统。表现特别好,低年级学生给几只铅笔,或者直接发现金;更高级的还有例如允许你中午吃饭的时候带上耳机听音乐 ……

学校的生源 96% 是黑人和拉丁裔, 88% 有资格领取政府提供的免费午餐补助,可谓边缘、弱势、穷人的代表。然而这个系统却让 84% 的人数学成绩居于同年级平均水平之上,又有 80% 的 KIPP 学生最终考取大学 —— 这些孩子很多都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这些学生上学的诉求就是找到一份工作,有一个饭碗,说白了就是打造一个社会工具,不是在培养人才。孩子如果考上大学了,父母们通常会喜悦地逢人便说: “ 我家终于出了第一个大学生。 ”

 

读到这里,会不会感觉这和国内不少家庭让孩子受教育的核心诉求极为相似?

 

你所羡慕的美式教育属于中产阶层

早上吃着有机麦片喝着牛奶,九点钟到校上两节课就吃午饭了,下午三点钟放学然后参加丰富的社会实践。国内理解的美式教育其实也只能说是美国中产阶层的教育。

 

比如说这样的学校要上历史课,老师往往会布置这样一份作业:全班孩子就这段历史,拍摄一部电影,有人负责写剧本,有人专门负责拍摄,最后的成品非常具有创造性。

 

这样的学校更多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体育特长、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等。

老师不再直接控制学生,而是通过与学生交流来引导班级去做什么。

 

你看,这是不是国内不少家长都羡慕的美式教育。不过,这样教育的孩子顶多也只能算工艺品,并不是顶级的艺术品。

 

家庭让孩子学习更多的技能,正如通过镀金让工艺品值钱,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脱颖而出。而这么做的原因是希望孩子能够 “ 取悦 ” 这个世界。

 

然而,这还不是美国顶级的教育。

 

精英阶层的教育是懂得如何支配世界

 

中产阶层的教育已经是通常被我们提及、羡慕的了,但是精英阶层的教育大概更 “ 高端 ” 。

 

这些孩子大多上的是私立学校,他们不用写漂亮的简历去取悦别人,因为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国家的统治者或者拥有庞大的资源,他们天生就是站在社会顶层的。他们不用去学习这些规则,因为这些规则将来可能由他来定。

举个例子:数学课上学除法,老师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不是怎么算,而是 “ 如果你面对这么一个例子,你的第一个决定是什么? ”

 

孩子会提出自己打算从哪儿着手。老师就会说 “ 你这个决定不错 ” ,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说出自己的计划,让全班一起看看这个决定和计划的结果如何。

 

同样是历史课,老师不会让学生去演绎这段历史,而是会问诸如这样的问题: “ 你认为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 ”

 


真相三:美国的 “ 天才 ” 比你想象中努力得多


在不少国内媒体此前的渲染中,美国的教育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这样的:孩子们每天下午三点放学,然后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周末也不补课,而是各种聚会、户外活动,快乐的生活好像只有音乐和牛奶。

 

我们想象中的美国天才好像是玩出来的,不过真实的美国天才比你想象中努力的多,甚至也避不开 “ 应试教育 ” 。

 

美国有这样一类专门为天才开设的学校,破天窗地没有以学区分布。在美国 “School Digger” 的网站上纽约有 2364 所小学的排名。然后你会发现排在第一名的 “Anerson School” 已经连续多年霸榜。

 

不错,仔细看看,诶!这个学校的学区怎么那么大,几乎覆盖了整个纽约市区?之前不是说学校按学区分吗?

 

这所学校,就是所谓的 “gifte an talente school” ,根据纽约教育局的官方中文翻译,称为 “ 资优校 ” 。这种学校不是划片就近入学,而是通过考试选拔全市的顶尖高手。全纽约市这样的学校只有 5 所。

  

由于高手太多,竞争过于激烈,而即便是孩子考了 97 分,有资格报名这些学校,入学的名额也可能已经被 99 分的孩子填满了。

  

至于这些孩子进入以后的日常是什么样 ——

  

2016 年全美高中排行榜中全国第 19 名、加州第 1 名的惠特尼中学就是典型的为天才服务的学校: 156 名毕业生共收到 14 份常春藤和 250 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 822 份录取通知书。

  

在这个学校流传着一个数字: 4 。即 “4 小时睡眠、 4 杯咖啡、 GPA4.0”—— 要想获得满分为 4 分的成绩,你得每天只睡 4 个小时,困了就喝 4 大杯咖啡,以便有精神熬夜苦读。

  

无怪乎有人说,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注重体育运动?他们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在拥挤的赛道上奋力向强,也许才是不让自己掉队的唯一方式。

  

所以,当我们一心抨击着应试教育,转而将目光投向美国的 “ 素质教育 ” 时,大概也是盲人摸象般看到美国教育的某一个方面。

  

向外看固然有必要,只是,美国的教育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 应试 ” 起来比中国更可怕。而即便是中产阶层的 “ 素质 ” 教育,大多也是为了升学加分,逃不过 “ 取悦 ” 社会的命运,和国内的现状何其相似。

  

然而,最好的教育大概并不是仅仅为了实现阶层流动,不是为了给社会培养 “ 高质量零件 ” ,而在于培养独立的人格,学会 “ 自己如何做主。 ”

  

另外,教育从来就不只是学校教育,还包含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即便学校教育按阶层固化,也不可能阻塞阶层的流动。

  

英国有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纪录了十四个来自英国不同社会阶层的 7 岁小孩,摄制组随后每隔 7 年便会重新拜访这些孩子,再次将他们的素材集结成片,一直到 56 岁。

 

这些孩子正如美国教育一般,接受着属于自己阶层的教育,很多人从中看到了阶层的固化,但是其中是否有成功实现阶层流动的?有。

 

看似拼的是物质?其实最后决定孩子是否幸福的是思维。 学校教育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但是,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才是家长和孩子努力的方向。

开启美国留学之旅 立即咨询

快速评估适合你的专业&院校

获取验证码
意向国家及地区
立即评估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更多留学话题
美国录取捷报 美国留学申请攻略 美国留学产品 美国留学专业解析 美国留学职场就业发展 美国留学生活 美国留学时讯 美国签证指导 美国大学排名 美国成功案例
王萌
6年经验 擅长美国
010-56836688
立即咨询
美国留学实用指南
研究生申请
本科申请
高中申请
查专业
看排名
能力提升
推荐产品
  • 美国前30/60名校培养计划
    基于美国特有的转学体制,为学生提供包括学术、领导力、职业等在内的长时段服务,让学生既获得名校录取,又有读完名校的实力
    了解详情
  • 美国高端本科:金鹏计划
    为学生量身搭建五维立体模型,逐一击破痛点,致力于提高美国TOP30本科录取成功率
    了解详情
  • 美国高端硕士:金骏计划
    为志向申请名校的学生提供的高端服务产品 致力于提升学生入读美国前30名校的成功率 产品中涵盖背景提升项目基金,学生可根据自身背景任意选择海内/外科研与职场提升等项目
    了解详情
关闭
专业留学顾问限时 1对1咨询

icon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icon icon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保护协议》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