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微信扫码体验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申请的时候奖项到底是不是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总会以为把common app的奖项全部填满,就可以大大提高录取几率,所以不惜把自己的一些毫无含金量的奖搬出来充数。然而,这样的招数就能瞒天过海让招生官毫无察觉吗?
在申请时,一定要避免浓墨重彩地展现出以下的内容:
这些机构大多是通过College Boar等类似渠道获得申请者地址,并群发信件/电邮 给申请者,邀请他们入伙。信里往往先把申请者表扬一通,让人心里痒痒的。然而通篇都不会提加入组织后有什么卵用,只是用长篇的官话让收件人觉得自己的优秀折服了组织的审阅人,这才邀请自己的加入。其实很多申请者心知肚明这种组织的水分,但是仍然抱着给自己奖项列表凑数的心态乖乖提交了申请费。只是不好意思,招生官早已把这些组织列入了自己的“黑名单”。你在申请材料里提到类似奖项相当于告诉招生官:我花了几十美金就是为了让我的申请材料看起来更好看。这种尴尬的事儿我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做了。
如果你抱着旅游与娱乐的心态参加类似的活动,那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你是虔诚地为了帮助他人、或者为了刷一个课外活动增加自己的“国际背景”,那还是算了。
不要忘了:志愿者是有门槛的。如果你花了3万人民币去尼泊尔做义工、帮助当地村民盖房子,却只为当地创造了1000人民币的GDP,那还不如直接把钱捐出去呢,不是么?当然,做志愿者是有精神享受的,只不过这机会成本似乎太高了。然而,如果你执意要去非洲、尼泊尔等国传播人性光辉,招生官自然会带着这个问题怀疑你:“中国的那么多问题你不想着去解决,干嘛花几万块钱跑到非洲?”
可惜,现在就连那些带着奉献精神真心投入的申请者都会因为志愿者活动泛滥潮流的冲刷。低门槛的志愿者活动现在早已变成了课外活动刷子的代名词,在招生官眼里意义基本为0。
毕竟,一个申请者可以花一天时间去一趟敬老院参观,然后声称自己坚持在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了一年。
AO可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辨别学生做志愿者活动的初心,只能无奈地选择忽视他们。真正对申请有意义的活动需要申请者长期坚持、能反映申请者成长环境、过程,然后申请者还得通过面试与文书展现自己的动机与情感。毕竟真的东西假不了,假的东西也不可能成真。那些只是想要顺应潮流参加了志愿者活动的学生,就不要期待AO会在意了。毕竟,如果做的活动连你自己都不在意,那招生官当然更不会在意。另外,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活动能提供对申请有利的国际背景。其实并不然,国际背景的意义在于展现申请者对文化的兴趣以及获取靠谱可信的第三方学术机构对学生学术能力的评估(如成绩单)。走马观花般的国际志愿者活动自然跟我们在讨论升学时所说的国际背景完全无关。总之,去做志愿者自己还要花几万块钱, 自己想想也会笑出声吧。
都觉得,利用家庭高大上的人脉关系网给孩子申请加分是件光荣的事。于是乎,各种省长、总裁、会长等平时根本与申请者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人分分钟都变成了父母通关系邀请写推荐信的对象。难道那些高端人士的推荐信真的那么有用么?有。但确实是需要是 高(mínɡ)端(yánɡ)人(sì)士(hǎi)才行。奥巴马?霍金?其实也不一定是这个级别的。但是你得保证AO耳熟能详吧?一个中国的所谓“名人”就真的不要期待AO会give a shit了。当然,如果写推荐信的人是招生官的朋友、校董、或者本校的知名教授,那AO当然会更加尊重他们的意见——换句话说会“给面子”。即使能找到这种国际知名的名人,申请者的推荐信中也需要解释出推荐人是怎样与申请人熟知的。所以,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认识就会有用。不过,如果父母真的权高位重,家底殷实,那还不如直接给招生办公室打电话联系捐款来的实在。其实,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贵,即便是常春藤级别的院校,几百万美金往往就可以基本保证孩子录取了。
这种做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十年前那个用纸申请的年代。那时的国内大多包办中介对美国大学的要求还并不是十分明确。于是,坊间就奇怪地流传了这么一个误解:在给招生官寄送申请材料的同时,应该附带一些辅助证明自己活动奖项真实性的资料。这种谬论第一次被公开讨论应该是发生在约5年前。那时Grinnell的招生办主任Seth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向记者展示了很多他认为不必要寄给招生办公室的学生活动照片,并以此来表明中国大陆申请者对于美国大学的渴望以及材料准备的用心——用心到让人觉得材料可能是被代办的。
纽约时报记者则无码刊登出了这些照片。他们大概不懂中文,也没有想到这篇文章的照片里泄露出了很多中国申请者的信息,而闲着没事儿的中国网友硬生生地把这些材料的递交者人肉了出来。
这次事件最终以纽约时报删除照片并连同Grinnell的招生办公室公开道歉结束。Grinnell招生官给中国大陆申请者的道歉信至今还能在CUUS上被看到。不管怎么样,在现在这个网申的年代,给招生官寄送辅助性材料会被当成是一种无用的甚至愚蠢的行为 - 材料可能会被助理AO直接扔进垃圾箱。原因很简单:美国任何大学在任何媒介都均没有提出对类似材料的要求,为什么这些材料会不请自来?
申请本来就是本着诚信为本的原则,招生官在一般情况下是会默认相信申请者活动列表真实性的。不然的话,申请者每做一次活动都需要拍张照片,这样会让活动本身变味 - 会让申请者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做活动是为了展现给招生官看。而各种奖状也是同理 - 想要伪造它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记得三年前的Stanfor招生官网上曾经有这么一句对art supplement的描述,翻译成中文大概是说:“如果你的作品集不够精致/专业,请不要上传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十分强硬,大概是AO看到了大量为了提交而提交的艺术作品后实在懊恼而写出的,不过现在已经被从Stanfor官网上删掉了。我想,AO讨厌没有含金量的艺术作品原因是很容易理解的。大部分AO自己对艺术其实并没有特别高鉴赏能力,因此一般他们需要委托自己学校艺术学院的教授来帮自己评估,所以申请者想要蒙混过关基本是不可能的。一旦学校艺术类老师对学生作品频频摇头,而申请者在其他申请材料里有吹嘘自己的艺术造诣,AO就会感觉自己被欺骗了一样,你们感受一下。总之呢,不做死就不会死。大家千万不要觉得AO很好欺骗,就想着拿各种噱头唬弄他们。招生官虽然没有火眼金睛,但是哪些材料是有水分的还是一眼就能辨别的。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4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