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近650天后,来到了我在日本考学的尾声。我自诩取得了一些很不错的结果,没有遗憾,同时也为自己的坚强和努力而感到骄傲。但不知为何,每当我开始回想这一段旅程,我总是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
人类普遍存在着一些认知偏误,我们倾向高估好事发生的可能性,低估坏事发生的可能性。我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样考学的人,刚来日本时,看到私塾们发在社交软件上的eju680+高分喜报、帝大早庆march合格喜报时,也梦想自己也能考到那样的分数和学校。我也看到过网上很多调侃的段子,说有不少人来日本考学前,扬言非早庆不上,考学后觉得有学上就行。刚来到日本的我,并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过于乐观,以至于我内心虽然对自己有很大期望,但每当有人问我想考哪里时,我总是开玩笑地回答:“考上哪里去哪里”。
看不清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上,有野心但没有自信,是我考学的开端。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对自己并不确信,但却相信我会得到所需要的帮助,再加上我个人的努力,说不定我也能达到某种高度。那时我很信任他人,因为我认为真心会换来真心。只是现在想来,我的过度乐观可能出现在了这里。同时,我还并未体会过,当一直践行的信条被现实动摇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解。
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发现,语言学校其实并不像一所学校,那里的老师和同学也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有多少知识是从语校的课堂上学到的,这很难说;同学之间并不会成为多么要好的朋友,甚至哪怕是同胞也不会关心你;当你压力山大,不知所措时,一番挣扎过后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解决问题。我必须承认,对于我这样敏感的人来说,意识到这些事情、从幻想与期待中清醒过来,是非常漫长而痛苦的。这些被我一笔带过的一个个事件发生时,在跟朋友吐槽过后,我还是会不可避免的,开始怀疑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我有问题?是不是我不招人喜欢?也许是我自己水平不够……诸如此类。
“没事,我一个人也可以。我没有必要去为了交朋友而交朋友,也许我也并不需要那些人的关心和帮助。我只需要心无杂念的学自己的,有不会的就多问私塾老师就可以。”我这样安慰自己,但事情并不会这么简单。真正让我开始愤怒的,正是我曾信任过的私塾。
我到现在仍然记得很清楚,想问问题但是联系不上老师,之后负责人还给我打来电话,说老师太忙了,同时在好几个私塾上课,让我催催他就行。后来那位老师回复我:忘记带平板回家,明天回复。我还想起那个私塾教EJU日语的老师,是一个中文说的很好的日本人,只是他基本没有讲过什么有用的知识或是做题技巧,上课也只是找同学来翻译文章,不知为何,每次他都可以把话题转移到他的抗癌故事上。我虽然敬佩他的精神,但我交了学费固然不是来听这些故事的。
那些老师的借口现在看来其实很没有道理,甚至有些荒谬。那位日语老师的做法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行为。但那时的我并没有表达不满,因为当时我持有一种偏执的想法:我所感觉到的挣扎都来源于我的能力不足。在没有任何成绩的情况下,我没有资格抗议。
经过这些事件后,我渐渐意识到了这其实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私塾,我开始变得愤怒、多疑,认为别人害了我。来到日本的第二年,所以我换了私塾。幸运的是,这次我们终于做了一个对的选择,但仍然,我很怀疑我自己。与此同时,留给我备考的时间也所剩无几,我开始感到焦虑,我把兼职辞掉,每天抓紧一切时间复习,任何一点不愉快的小事都被我无限放大。有一天在语校的课上做了一套日语的听读解,那时距离6月的EJU考试只剩不到一个月,而我竟然12道题错了7个。一路忍着回到家,刚进家门眼泪就开始啪嗒啪嗒掉下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又感觉心里面有一股愤怒燃起,我打开手机录像,一边哭一边说出的内心的不满。后来再看这个视频时,我会被自己哭起来滑稽的样子给逗笑,但是看着豆大的眼泪掉下,我很想给那时的自己一个紧紧的拥抱。
考完6月EJU的那晚,我躺在床上,本应高兴,但我却因为从头到脚的疼痛而无法入睡。我以为是因为考试坐了一天,现在想来其实是因为过去的三个月里,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突然放松下来,身体上的疼痛才开始显现。
此时我感觉像是参加了一场战争,但对面并没有真正的敌人。
7月,查到成绩的瞬间我心里咯噔一下。我发挥失常了,比我预期的低了很多。我自认为没事,没有那么难过,但我心里充满了不解。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会这样?万一下次考试又这样怎么办?
暑假回国时,本想好好放松一下,忘掉所有烦恼,但我却总觉得心里像被抽走了一块。与此同时,我在家里的感受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许是因为我长大了,家人的注意力渐渐已经不在我身上,而是更关注弟弟。但我似乎还没有适应,感觉自己应该成为大人了,可内心还没有接受这个事实。复杂的心情逐渐变成一个巨大毛线球,压在我的心上。我一直都是一个习惯跟别人倾诉的人,但人生第一次,我张开嘴却说不出一个字,因为我并不清楚我到底感受到了什么。
暑假最后一天,早大出了一审结果,不出所料,我没有合格。第二天,我带着我所有的“包袱”回到日本。
紧接着就进入了繁忙的出愿阶段,我反而在这时得到了一些放松。也许因为失去了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反而不再那么在意了。我开始不再纠结每天做了多少题,而是想让自己不要那么焦虑。我把贴在墙上的目标分数撕了下来,换上了一张新的纸条,上面写着我从网上看到的一段话:“越放松越能得到想要的东西。有时我们想要得到的时候就掺杂了太多东西,反而不在乎、无所谓,把自己能做的都做完就好。”
我出愿的大部分学校在一审阶段就被刷掉了,起初看到不合格三个字还会有些失落,但到了后来已经感到麻木,这时你会体会到“失败是人生常态”这句话的含义。
秋天里,迎来了我的20岁生日。我本以为迎来20岁会是那么的特殊,但生日那天我却觉得格外失落和迷茫。“我20岁了,但却连大学都还没有考上。”就在这样想时,3天后我合格了立命馆大学,这是我合格的第一所大学。11月,考完了我最后一次EJU。比起高兴,我感到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这场“战争”真的要结束了。
后来我在2024的最后一个月里合格了法政大学。月底查了自己的11月EJU成绩,我很满意。到此,两年考学可以画上句号了。
来时的路早已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这两年我总感觉自己不像自己,甚至不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我把这些痛苦的回忆称为生长痛,因为我的确由此成长了许多。“如果你太想要一样东西,你反而会承受不住你给自己的压力”,“你有权因为那些你信任过、却在你需要他们时缺席的人而愤怒”,“不要对自己太严苛”、“喜欢和热爱不一定要纯粹,它可以是复杂的、个人化的”……每一个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life lesson,背后都有在我心中深深烙下的事件。过去的两年里,“考学”二字看似举足轻重,但也许当我60岁时回想起时,会说那时我18、19岁的时候,我和每一个年轻人一样,内心充满了迷茫、矛盾和冲突,同时也拥有无限未来,心中的火花也许会黯淡,但并不会消失。
从前我必须要为每件事寻求一个正确的答案,这甚至是我最开始创建这一账号的原因之一。但现在我发现,在成为真正的大人的路上,有越来越多的事情不受我的控制,如果我总是因为一时找不到解决办法而焦躁不安,我永远都不会真正地感到快乐。“战争”结束后,我问自己,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想,不是因为取得好成绩、进入名校、有光明的未来而感到的高兴,不是因为有花不完的钱而感到的高兴,而是因为活在当下而感到的幸福,是我发自内心的,平静的幸福。我给我自己定下的新年目标是“快乐”。也许是因为度过了不快乐的一年,我真的希望自己可以开心一点。
最后想对每一位考学的留子说,考上名校固然耀眼,但能在日本考学这场没有敌人的战争中坚持下来,真的非常厉害。♡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