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KTH的感受:
先说一下上课的感觉吧。首先,选课的自由度很高,虽然会被要求选一个Track(方向),但Track内的可选课程种类还是非常非常多。你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选择课程,不像在国内,跟在导师后面,导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通常来说,这边课程的考核有三种形式,Iniviual Assignment,Group Project,Exam。个人特别喜欢有Project的课程,因为可以和别人合作,而且一般都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Pass/Fail的标准,学生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空间去发挥和思考。很多老师甚至只给你一个题目和一些非常General的要求,剩下怎么做,如何做全由学生自己决定。比如Robotics,老师只给了一些要用到的设备和材料,简要介绍了一下各种Sensor的用途,以及最终的目标,剩下的,如何设计这个机器人,sensor该放置在哪里,要用什么算法等等全交给学生自己。这样的课程让我感觉自己是真正创造一些东西并把自己学到的理论切实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只是为了拿学分学一些纯理论层面的知识。另外KTH的授课教授绝对对得起教授这个头衔,虽然我不觉得从老师讲的课上真正能学到多少东西,但当你有问题的时候,会发现,哇塞,这个老师太牛逼了,能解答你所有的问题。
相比于课程,我更喜欢KTH提供的各种各样的Seminar和Presentation。留心的话,会发现几乎每周都会有什么公司或个人来KTH做演讲,比如King,Skype,Spotify,Google等等等等。而且这些Guest很愿意跟学生互动交流,完全没有架子。当然很多课程也会邀请嘉宾过来给学生讲课,比如Computer Game Design,这门课完全就是来自斯德哥尔摩各大游戏公司的Developer给上的,比如战地系列的Developer。
另外,不管是学校还是一些课程,他们所能提供的资源都比我国内的本科学校多太多太多,也非常乐意在学生身上投资,很多课程都设有一个极高的预算。比如前段时间3D打印很火,KTH的一个工作室就购入了很多台各式各样的3D打印机,选了这么课的学生可以随意使用。如果你需要什么,设备也好,软件也好,文献也罢,很轻易的就能跟老师或者学校申请下来。想想我本科学校的那个所谓的“机房”,电脑还用的特么是奔腾的处理器。
对Stockholm的感受:
论气候,夏天的天堂,冬天的炼狱。一连几个月见不到太阳,真的一次又一次得刷新了我的极限。但夏天的风景,绝对一级棒,在我到过的所有城市里面,夏天的Stockholm不说是最美的城市,前三也绝对没问题。
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还挺看重一个城市的科技和创业氛围的。Stockholm不用多说了,大公司有爱立信,King,Spotify,小公司更是多如牛毛,各种各样的创业团队。
KTH留学成本(硕士):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大概10w多一年。但是与之配套的奖学金也很快推出,申请难度比起英美澳来说要容易的多。比如可以申请瑞典的SI奖学金和欧盟的Erasmus奖学金,除了学费cover以外,还给每月1k欧多的生活费,小日子可以过的相当滋润。重点介绍瑞典比较bug的沃尔沃奖学金,学费全免,虽然没有cover生活费,但是提供暑假在沃尔沃的实习机会和硕士毕业论文在公司做的机会。由于这两个大礼包的存在,绝大多数拿到这个奖学金的人,毕业后在当地都能比较容易地找到相当不错的工作。我个人觉得这比cover两年也就10几万的生活费要有用的多!
KTH(博士):KTH博士大多数为雇佣模式,待遇和当地公司上班差不多,所以可以养的小家过得相当滋润:逆天表现为当地平均工资水平+28个工作日带薪(不止带薪,休假还给补贴,工资比工作日高)年假+每年各国开会旅行大礼包再加各种福利package+毕业给绿卡(如瑞典挪威)
教育质量:KTH的教育质量还是不错的。因为答主在UIUC念过书,了解那边的教学水平,答主觉得北欧教育并不比北美平均水平差。现在大多数的好大学都把重点放在科研方面和弱化了教学,因为科研做的好可以快速提高世界排名,拿到更多经费。但是北欧很多学校和现在绝大多数学校偏科研轻教学的方式不同,KTH还是非常重视教学的。一方面无论什么级别的教授都会给本科生和硕士生上课,另一反面也给博士生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在教学工作上。每门课定期派学生代表进行评估,并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工作的好坏会给教师的考评有重大的影响。答主第一次在学校碰到课题组的老师对教学如此重视。他们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人均教育资源多,政府每年拨款很多但是学生总数相对却很少。我有朋友全专业组织去日本游学数周而系里cover全部费用的。当然,毕业生如果回国就业的话知名度相对美国名校估计还是会弱一些。但是北欧高校在业内的口碑却非常好,比教育产业化的某些国家要好得多。我也在另一个答案里写了我自己的体验:
KTH毕业后当地就业:这是很多人都比较关心的问题。瑞典毕业生留下来就业的难度相对比英容易,也不比美国澳洲难。影响当地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按照重要程度):1. 当地政府移民就业政策(是的,当你准备当地就业的时候,就已经进入移民范畴了) 2. 当地工业产业体系和经济状况 3. 同龄人竞争。 北欧由于人口密度低,当地政府非常希望吸引更多的移民(从瑞典政府连难民都不挑剔就能看出来)。不像英美对工作签要求很高,各种卡各种抽签,北欧各国政府对移民就业基本和本地人平等态度,只要找到工作就可以去申请签证,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北欧经济一直还不错(除了挪威被油价折腾了一把),工业体系也比较完善,制造业比较发达,人均跨国公司比例极高,工程师在当地是比较紧缺的,如果是当地人,读engineering的基本上没毕业就被很多公司抢走了。当地公司也不存在英美澳那种 公民>绿卡>工作签>无工作签 的鄙视链,而主要是看申请者的工作能力。在同龄人竞争这一点上来说,北欧的留学生(竞争者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显然要比英美澳小很多,所以机会也会大一些。
身边大多数KTH毕业留下工作的同学毕业后都去了爱立信,华为,沃尔沃,斯凯孚等跨国公司。所以只要自己努力,还是有机会的。
还有一个给女生的福利:和中国女生在工科岗位待遇不公相反,因为瑞典极力追求男女平等(其实已经发展到了歧视男性,手动哭),而读理工的女生比例很低,所以工程师岗位对女生要求极低。读工科的女生比男生找工作要容易。
在工作方面,理工科相比人文学科要容易,核心就在语言和文化背景。其实在欧洲大陆国家工作,如果不会当地语言,找工作的难度会比会当地语言要大得多。当然找工作也需要看经济形势,如果形势好,那么即使语言偏弱,可能也比较容易,我在瑞典的时候就有整个班的中国人几乎毕业了都被一家公司包揽的情况。但也有经济形势太差,导致整一届中国学生都没有工作的情况。但是,只要能够使用当地语言(全职学习估计要1年),理工科的找工作都非常容易。
论当地生活:瑞典的生活还是比较简单的。我自己留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努力学习+努力旅游,在第一年就差不多把欧洲玩遍了。生活的选择可能个体之间差异会比较大,有的人喜欢静静的自己在家,有的人喜欢和中国人一起聚会,有的人喜欢更多去体验异国文化。对于最后一点,相对于北美中国留学生基本上就自己扎堆的情况来说,在北欧相对简单一些。由于历史原因,英美澳等国家由于移民众多,已经形成了各国移民各自扎堆的情况,社交上的交叉相对比较少。而北欧国家由于移民和留学生太少,有时候不得不去融入异国文化。而当地人对于移民的接纳程度也相当高,虽然要做到及其交心这种程度比较难,但是经常一起玩什么的没啥太大问题。而且北欧人的英语说实话比英美澳容易懂,因为非母语,所以说的比较慢,发音很清晰,对于英语起步者非常有利。关于当地生活成本,很多人觉得北欧特别贵,其实也是个误解。之前也提到,两年15w~20w之间差不多够了。对于普通的留学生来说,成本最大的是房租,斯德哥尔摩的学生房房租比伦敦香港纽约等便宜多了。在吃饭上面,如果自己做饭,花费甚至不会比国内高太多。北欧消费高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上,所以如果是涉及到人工成本的,比如去餐馆吃饭,找人装修,打扫卫生啊,打车啊各种就会非常贵。当然,如果要到处玩玩玩买买买,那就更难计算了。
总结来说就是瑞典留学优点是成本低待遇好,就业相对容易,缺点是留学生相对较少,所以日子可能会比较平静,另外可能知名度不如美国高。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