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微信扫码体验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很多人在对比中国和英国的高等教育时,都会将两国教育的不同归结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是“严进松出”,而英国的高等教育则是“松进严出”。但其实,这仅仅是中英两国在高等教育上表面的不同之处,想必只有真正接受过两国教育的人才会对两国教育的差别有所体验。
的确,中英两国在入学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每年有几百万高考大军面临“黑色六月”,高考政策虽然一直被诟病却也无奈仍是中国高等院校唯一的择生标准。然而,在英国,高等院校不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在学生申请学校的时候,除了成绩之外,他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能力,对未来的规划和申请的目的。
很多人都误以为想要在英国上大学不要参加考试,其实,英国的高中生也是需要参加英国“高考”的,那就是GCSE和A-level考试,这两项考试可不比中国的高考简单到哪里去,想要拿到好的成绩也是不容易。不过,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英国的入学标准并非只依靠考试成绩,学生的其他各项能力和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校择生参考的标准。这不禁让小编回忆起钱钟书先生当年15分的数学就考进北大的事情,这种事情如今在中国基本是不可能了,但是在英国仍可能变为现实。
总体而言,中国学生的学习大多数都是被动的,上课时老老实实坐在课堂里,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多半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来解答。很多中国留学生将这种被动的听课方式带到英国,于是就产生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在英国读书,每个学生都会在开学伊始收到各科老师的课程计划和建议读书目录,很多中国学生并不重视这些材料,认为老师上课都会讲到,然而,事实上,预习在英国十分重要。每节课之前,学生们应该至少将课程计划大概浏览一遍,最好再阅读一些读书目录上的书籍,这样上课的时候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速度。
另外,英国的学校其实提供给学生很多服务,比如小编曾经就读的大学图书馆就有一个“More books”计划,如果你想要的书在图书馆找不到,你可以主动写信给图书馆申请。小编一开始也是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然而在申请表格寄出去不到两周后,就收到图书馆的回信,热情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还在信中标注说小编可以第一个使用该书。这是小编在中国读大学时从来没有过的体验。
再者,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接受,所以很少主动提问,这可让英国的老师们不知如何是好。英国的老师和教授们很喜欢问问题,更喜欢学生们主动提问题,无论是什么问题,老师们也会跟学生“侃”上一会儿。其实这并不是浪费时间,在小编看来,这更像是“头脑风暴”,一来一回之间,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可能都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只可惜,中国学生们太过“害羞”,所以课堂气氛总是会略显尴尬。
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然而,这句话如今在中国落实得似乎并不理想,倒是在英国大放异彩。在英国,上课的方式不单单只有一种,除了以授课为主外的“lecture”,英国还有seminar, workshops 以及 tutorial 等方式。像 seminar 和workshops 就是以小组讨论为主,不同的是,seminar 多半是上课时即兴分组讨论;而 workshops 经常会在上课之前就已经分好了小组。Tutorial 分为集体的和个人的,老师会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回答各种问题。无论是哪种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另外,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曾经跟小编抱怨说,英国的老师什么都说好,什么都说不错,但是真正拿到分数时就抓瞎了。其实,小编在求学时也遇到类似的问题,尤其是英国本土的老师,从来不会否定学生的想法,但是,如果真的太离谱,老师们都会加上一句“但是”,想必很多中国留学生一听到前半句的不错就忘记了后半句。其实,这并不能怪英国老师,在小编看来,想法的确是没有对错的,世界上也没有任西是绝对的,英国老师这种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希望学生们自己思考,然后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只不过,很多中国学生早已经习惯了老师直言不讳提出来的意见,于是,在英国读书时就出现了各种不知所措的情况。
很多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读书后都会有这样一个结论,不看书,不学习是一定通不过考试和论文的。中国的大学考试基本被当做是一场笑话,作弊打小抄,考试前漏题什么的似乎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结英国的教育是“宽进严出”,中国的教育是“严进宽出”。在写论文的时候,很多中国学生都被“抄袭” (Plagiarism) 这个词吓到过,英国的老师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强调这个词,然后告诉大家论文最后的“参考书籍” (reference) 有多重要。论文里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来源,而这种来源更多的是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而非直接引用原文。正是因为如此,作弊打小抄神马的在英国是基本用不上的。
以上四点仅是一些对中英高等教育的体验浅谈,中国留学生在英国求学时遇到的问题想必各有千秋。不过,英国的高等教育如今在世界上的地位想必足以证明它的实力,有机会到英国来求学的同学可千万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4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