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微信扫码体验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说到英国留学生,各式各样的评论总是包围着他们。
牛津剑桥的高材生; 下午茶、披头士的小资文艺范儿; 腐国基情风; 会玩会拍照的打卡狂魔。 无论是还在英国上学的,或是已经回到国内的留学生们,都被英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英国留学生的群体内,也有着“物种大爆发”的奇观,你爱的不爱的各色人,把这个群体塞得满满的。 这都是一帮怎么样的人呢?
新年伊始,今天王老师带你来看[英国留学生图鉴],看看你属于哪一类,你身边的人又是哪一类呢?
精打细算准贫民
在国内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一到英国就被物价惊呆了。 从此过上艰苦朴素的生活,天天盯着汇率变化。
吃麦当劳,喝 Costa; 逛 Tesco 超市,Boots 包办日用品; 等 Newlook 和 Topshop/Topman 打折季才敢买衣服。 花完钱还要再乘以汇率算一算,决定心疼程度。
由于(免费的)娱乐项目太少,做饭成了主要娱乐。 傍晚,在超市买回打折食材,在DIY成当天的晚餐,当然饭前必须发一条朋友圈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
在唐人街吃一次玲玲煎饼(5英镑只能打包的那种),就算是当了一回精致女孩,生活满满都是仪式感。
夜深人静的时候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的都是和赚钱有关的远大理想。 算算以后要找个月薪多少钱的工作,才能抵得上留学的学费。
不太差钱公子哥
相比于留学,他们更多是来感受英国文化的。 当然了,留学期间可以多认识认识(同样有钱)的朋友,也是很重要的。
这个小小小圈子里,也是有鄙视链的。 大体上,本科生鄙视研究生没有自己有钱。 当然了,他们可能都被高中就来伊顿公学读书的【真贵族】鄙视着。
翻开他们的朋友圈,永远都在欧洲不同国家旅行打卡,留学期间去的地方比国内大部分人一辈子去过的地方都要多。
什么米其林餐厅,什么高物价消费,花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
永远在托人从国内带东西。
偶尔也会做做代购,但不要说是为了赚钱,只是想分享一些自己喜欢的奢侈品给国内的朋友。
无论身在哪里,毕业多久,只要知道周围有人去了英国,就开始拉着人回忆起自己当时在英国的流金岁月。
高冷避世大学霸
从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就算上了牛津、剑桥、帝国理工还在懊悔没去常春藤。 学霸光环足以闪瞎周围群众的眼睛。
收到名校offer后,基本就从朋友圈失踪了。 理工科学霸会在实验室刻苦钻研,文科学霸会常年坐在图书馆一个固定的位子。
而金融财经类的学霸们 90% 都集中在了 LSE 和 LBS,微信头像早早地换成了标准正装一寸照,365天全年正装,微信好友过千,LinkeIn 好友 500 人起步,每周至少 3 场面试。
有一条分辨真假学霸的准则: 看他是否有代购业务。 还有时间做代购的,都不是真学霸。
低分飘过小学渣
学渣的命运,早在来英国之前就注定了: 他们考雅思的铅笔橡皮能攒一整个文具盒。 “衬衫的价格是9磅15便士”,这句话可以当场引发他们的雅思 PTSD。
之所以选择来英国,主要是因为这里的master只需要读一年。 反正只要能拿到文凭就好了,当然是时间越短越好。
读语言班的第一周会努力听讲,后来就变成了“上课录音然后回公寓慢慢听”,再后来就只剩下“录音”这个步骤了。 把课件 PPT 打印下来,就算复习过了。 听不懂课,但并不认为这是自己英语水平的问题——毕竟,老师讲课的语速是听力考试的1.5倍,更何况还有带着印度口音。
避免和当地人有一切不必要的交流,在路上专门找长得像中国人的问路。 非要用英语对话,要打好久的腹稿才敢开口。
哪个学渣没有在考试周和论文周崩溃过呢? 哪个学渣没有在 ealine 之前尝试过先用中文写论文、再用谷歌翻译成英文呢? 哪个学渣没有窝在屋里蓬头垢面地对着电脑哭过呢?
比起自己努力,他们更希望自己的母校努努力。 虽然自己读的是全系都是中国人的专业,但只要今年母校 QS 排名能再靠前点,自己手里文凭的含金量也就水涨船高了。
所以每次 QS 排名更新的时候,都会第一时间转发到朋友圈。
才华横溢艺术生
主要集中于 UAL 和 RAA,是伦敦城内最具存在感的留学生这一。
主要是因为他们身上独特的艺术气质和入流的穿搭 look,走在街上辨识度和回头率均很高。
朋友圈无论是拍风景拍静物还是拍自己,都比其他人高出至少三个段位。 构图考究,滤镜得体,连着刷下来四舍五入就是看了一场摄影展。
除了上课之外的所有时间都在看剧逛展听音乐会,真正意义上地做到了玩物立志——毕竟,万物皆可艺术。
泛伦敦周边村民
当初觉得,自己要去的城市好歹也是“英国第三大城市”,落地之后才发现,英国人对“大城市”这个概念实在有太多误解。 伦敦与曼城、巴斯等城市的区别,不是北京与上海、广州的区别,而是城市与大乡村的区别。
偶尔在朋友圈发一张草原日出,被评论区问“这是哪里度假呀,好美呀”。 从来不敢说,这其实就是自己租住的公寓窗外。
不过人在村里也是有好处的,比如夜宵吃得越来越少了。 一是10点之后找不到开门的饭店,二是就连方便面也不便宜。
尤其是冬天的四点之后,天已经完全黑透,被从即将关门的商场里赶出来,站在街头吹着萧瑟的风,此时就是远方游子想家情绪的巅峰。
为新英伦摇滚痴迷沉醉。 周末呼朋引伴到家里一起“蹦迪”摇滚,尽管身在乡村,心跳依旧火热。
十有八九都是长滑板达人,宁静的英国乡村生活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 路宽人少,玩起滑板来简直不要太爽。
每次去伦敦找朋友,必定会在朋友家住一晚,并珍惜难得的进城机会购物逛街拍照,比来伦敦旅行的游客还开心。
精神本土英国人
特意奔着英国文化去留的学。 那深入骨髓的绅士精神,听到就会立刻颅内高潮的伦敦发音,阴雨天气带给伦敦男人身上的忧郁气质,无一不吸引着精神上的英国人。
就算回到国内,也依旧保持着一种久归的疏离和异乡感,吃到老家县城的美食时,不禁发出一声感叹: “唉,国内的东西可比我们英国的好吃多了! ”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4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