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微信扫码体验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同行评审是保证科研论文的质量、完善性、可重复性的基石,在科研论文发表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它也是目前学术出版界机密性很高的一个环节——目前大部分期刊或出版平台都选择不公开评审过程。
不过,这项铁则将被学术出版界从内部打破。 2 月 5 日,Nature_宣布将从本周开始提供公开同行评审过程的选项 。自此之后向 _Nature_ 提交论文的作者,在论文正式发表之前, 可以选择是否匿名发布同行评审意见以及他们的回应和辩驳信 。与此同时,审稿人也会得知,他们的评审意见及与论文作者的通信会被匿名公开。 审稿人如果愿意,也可以公开自己的姓名 。
在此之前,已有包括 Nature Biomeical Engineering, 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Nature Human Behaviour, Nature Immunology, Nature Microbiology an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等七本 Nature__ 子刊向读者开放了同行评审内容。
在绝大多数传统期刊中,同行评审通常是一个 保密的过程 :作者不知道谁在审核他们的论文,评审报告的内容以及论文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之间的通信也都是不向外部公开的。然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同行评审的过程可以更加透明。2017 年 Nature__ 一项针对其 1230 位审稿人的调查显示,尽管绝大多数(82%)的审稿人对传统的同行评审过程表示认可,认为其有效地确保了所发表文章的质量,仍然有 63 %的人赞同出版方应该尝试其他同行评审方式。此外,有 51% 的审稿人认为,同行评审的过程应该更加透明,并且出版方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最先做出尝试的是一些电子出版平台和开放获取(OA)期刊或出版方。 自 2006 年起,一些期刊和出版平台开始 陆续公开同行评审报告 ,包括:Biology Direct (2006), eLife (2011), The EMBO Journal__ (2010),F1000 Research(2012), PeerJ (2013), BMC Meicine , 以及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6)。2019 年 10 月,生命科学论文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启动“预印本评审透明”(Transparent Review in Preprints)项目,论文作者可以要求 bioRxiv 邀请专家评审,并公开发表评审意见。该项目旨在提升论文评审过程的透明度、帮助作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论文、为期刊投稿做准备。
尽管如此,公开同行评审仍然只是少部分期刊和网站的做法。Publons 是一个为审稿人公开自己审稿工作提供支持的网站。研究人员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完成的完整审稿意见,或者列出自己参与过审稿工作的期刊。根据 Publons 在 2017 年的一项分析, 在3700 多本开展同行评审的期刊中,只有约 2% 的期刊允许公开审稿意见 。
在公开审稿意见如此“不受欢迎”的大环境下, Nature 此次做出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自 2016 年春季起,他们就开始了 试运行 ——在同行评审过程的末尾,论文作者和审稿人双方都可以选择是否在发表的文章中公开审稿人的姓名,以示感谢。
根据统计数据,91% 的 Nature 论文作者和 55% 的审稿人选择参加了这个试行办法。有 80% 参加此试行办法的审稿人表示愿意再次在论文中公开自己的信息。截止至 2019 年,超过 3700 位审稿人选择公开他们的身份,约 80% 发表在 Nature 上的论文中至少公开了一位审稿人的姓名。
此外,统计数据发现, 公开审稿信息的参与程度与论文作者和审稿人的性别、所处职业阶段均无关 。通过对审稿人参与同行评审的动机以及对同行评审的看法的调查, Nature 发现, “利他”是绝大多数审稿人参与其中的原因 。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表示,参与同行评审是他们在学术界的职责(87%),是为了帮助确保发表论文的质量(77%)。尽管付出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大多数审稿人(71%)没有期望因同行评审工作而被感谢。
Nature 也询问了不愿意参与这个试行办法的科研人员的意见。这部分人约占四分之一,并反对在出版的论文上公开审稿人姓名。他们主要担心这可能增加这一机制被某些人操控的机率。他们也担心,这或许会使审稿人放宽标准,或者会在写审稿意见的时候花费大量时间。
上述调查结果看似是审稿过程透明化的胜利,但实际上学界和出版方并没有对此事形成一个尘埃落定的答案。
一方面,这样做有 诸多好处 。比如:① 增加科学出版的透明度;② 为处于事业发展初期的科研人提供宝贵的训练素材,让他们了解发表决策是怎样做出的;③ 让审稿人的辛勤付出得到认可,使审稿工作受到科研机构重视并获得资助方等的肯定;④ 督促审稿人认真地写出更好的评审意见;⑤ 提升所发表论文的科学鉴赏性,推进针对某项科学研究的学术讨论,鼓励在论文发表后继续开展对话;⑥ 帮助期刊杜绝学术发表领域内的欺诈、低效和系统性偏见;⑦ 监督审稿人和编辑,保证公平公正;⑧ 遏制同行评审造假的问题。
但是,如果评审人的身份也随之公开,这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爱思唯尔期刊出版全球总裁 Philippe Terheggen 在 2019 年接受 “科研圈”采访 时曾提到,“ 匿名性让审稿人能够安全地反馈他们的意见 ,比如一个年轻的 PI 可以放心地对一位资深教授或学术机构领导者的论文提出各种批评,我们鼓励这种民主化。如果评审不再匿名进行,审稿人所处的安全、保密的环境将很难得到保障。”
或许这种矛盾能被这样解决:学术出版界可以将公开同行评审过程认定为默认做法—— 公开评审意见的内容,并在特定情况下公开审稿人姓名 。
作为科研人员,你支持公开论文评审意见吗?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4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