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介绍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一位深藏不露的汉学家——人文及语言学院的寇志明教授(jon von kowallis)。
最近,他凭借在“中国语言及文学、诗论、东方学、电影研究、翻译”等方面的杰出贡献,当选成为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
当选成为一名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被视为澳大利亚人文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殊荣。
对于自己获得的荣誉和祝贺,寇教授非常接地气地用中文说道,“惭愧!惭愧!”
我当上系主任以后一直强调:chinese stuies is for everyone!
我们的课有为非汉语背景的学生开的,也有为有汉语背景的学生开的。欢迎大家更深一层了解中国文化。”
在寇教授和同事的努力下,unsw开设了丰富多样的中国语言及文化课程。
而且我们的汉学相关课程是澳大利亚所有类似课程中学生最多的一个,已有1200多名学生注册入读。
因鲁迅与中国结缘
寇志明教授不仅是一位“中国通”,而且还是鲁迅先生的“迷弟”,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潜心研究鲁迅的文学作品。
他跟中国和鲁迅先生的缘分,还要从他13岁那年说起……
那年暑假,他读到了埃德加·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觉得其中有关红军长征的部分写得很生动。
所以后来又读了斯诺的另一本书,这本书提到了“中国一位杰出的现代作家——鲁迅”。
然后他就从旧金山中国书店邮购到了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鲁迅选集》英译本。
对当时的寇志明而言,鲁迅的作品有些难懂,但他却越看越感兴趣。
《呐喊》自序、《狂人日记》、《阿q正传》、《拿破伦与隋那》、《记念刘和珍君》以及《立此存照(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中一毕业,他便开始学中文了。非常巧的是,他的第一位中文老师就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台静农之子台益坚。
“寇”这个中文姓便是台益坚老师为他挑选的,而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了解中国),他给自己取名为“志明”。
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寇志明前往台湾深造,第二年开始认真研究他从香港带来的一本《鲁迅旧体诗集》。
后来,他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完成了硕士课程,又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并通过美国国家科学院申请到去北京大学深造两年的奖学金。
1981年中秋节前夕,寇志明以高级进修生的身份到了北大,学习、了解当代中国社会。
在北大进修期间,他拜访了不少在中国研究鲁迅的学者、专家,其中包括、黄源、钱钟书、孙玉石、张恩和、王得后、倪墨炎以及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
后来因为不想离开中国,就决定留下来。进修刚结束,他就受聘为“文教专家”,在北京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担任编译工作。
1983年在北大进修期间
拍摄于承德
扎根unsw 致力汉学传播
1987年开始,寇志明陆续在美国多所大学开设并教授一系列汉学相关课程,包括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清末诗学、如何用西方文学理论分析中国文学等。
90年代初在美国任教期间,他综合电影、文学作品及“后殖民”文学理论开了一门新课:china imagine an perceive——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中国人叙述中的中国。
(这门课一直延续到现在,目前在unsw有本科课程,心动的同学可以去康康呦,arts2457。)
1996年,寇志明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来到澳大利亚,并于1999年从墨尔本大学来到unsw,一干就是二十年。
先是高级讲师,一个学期开四、五门课,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化史、中国电影史、中英诗词翻译理论、鲁迅书信的英译,高级汉学入门以及汉学研究方法等。
后来任中文系主任十多年至今,期间还帮助unsw人文学院创建了中英翻译硕士班(现由其他系负责教学)。
2015年与unsw的中国留学生
在教室合影留念
开创性研究和成就
想获得一对一免费指导吗?想要一套量身定制的留学方案吗?联系我,给您想要的!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5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