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费用计算
微信扫码体验
电话咨询
分公司电话
400-010-8000
免费咨询电话
400-010-8000
到店咨询
金吉列留学北京总部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号楼IFC国际财源中心B座15层
010-56836688
以下是一位曾在国内一家英文媒体担任主编长达7年的朋友的分享,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我们大多数人的英语写作都是靠考试的写作题起家的,但是如何能写出英国人都要点赞的英文,可真不是靠背背范文刷了几次雅思题就能实现的。
写作动笔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你为什么要用英文写作?Why o you write in English?
是交作业?工作沟通?学术论文?发表观点?交流?传播信息?
#2. 写出来是给谁看?Who is suppose to rea it?
给老师?自己?朋友?英文阅读习惯者? 还是爱谁谁?
#3. 你最想告诉他们什么?What o you want to tell them?
没人愿意看那些cliche的陈词滥调,假设你自己就是读者,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告诉他们想知道的,或者把你震惊到的、疑惑的、新奇的、你自己先有极大兴趣的内容告诉读者。一条原则:你写的东西首先要吸引到你自己。
如果希望你的写作是有读者的,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去了解你的读者,抓住他们的兴趣。如果你的读者是外国人,自然要站在他们本国阅读者的角度来写,包括他们的文化背景、所思所想、及喜闻乐见,一言蔽之,用英文的思维写英文。可绝对不是用中文写好后翻译的文章就叫英文写作了。
中西方思维方式最经典的对比之一要算上新华体Vs华尔街体了。新华体大家很熟悉,从小耳濡目染浸泡在这个文化中,是我们习以为常动不动就是“春风和煦,阳光灿烂”或者“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这样的时间、地点、方位开始。中文写作的思维方式的照片式的、平面的、场景性的。
而与此相反,代表典型西方思维的华尔街体英文写作方式则是视频式的、立体的、故事性的。不从根上深刻了解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不管你使用的词汇多长多高级,使用的虚拟从句还是将来完成时等艰涩语法都准确,都是很难写出真正漂亮的英文来。
仅是从对待一个和自己并不直接相关但是重大的事件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更深层次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集体的Collective、共性的General、和谐的Harmonious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的Iniviual、独立的Inepenent、批判的Critical思维方式。
认识到了思维方式区别的根本,还应了解英文语言中独特但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法。说叫修辞手法,实际上是融入骨子里的文化思维方式,在以自黑闻名的英国人中最为融会贯通的运用。中国高校的英语专业高级精读教材中能提到它们的名字,且不说使用,能有几个中国人能真正理解的呢?它们是讽刺(Sarcasm)、反语(Irony)和幽默(Humour)。
很多中国人和外国人交流最容易犯尴尬症的时候就是人家一桌子都笑翻了,你还不知道笑点在哪。原因也多半在这些修辞的理解上。举几个例子,如果你看完能或会心或噗呲一笑,那祝贺你,至少你的起点很高了。
•Some ambitious professors a mass SCI creits at an astouning pace. A professor at Ningbo university, in south-east China, publishe 82 such papers in athree-year span. (Looks goo on paper &mash; Economist)
•There is a sweet couple who’ve been marrie 25 years an they still go out to inner an ancing twice a week. She goes on Monay an Wenesay an he goes onTuesay an Thursay.
•When I got home last night, my wife emane that I take her some place expensive…so, I took her to a petrol station. An then the fight starte… (How Fights Start)
你笑了吗?
思维方式是根,现在可以发芽生枝。准备好了?
首先要强调的第一条是:文章写作开口要小,一篇文章描述/梳理/解决一个小问题,越具体越有读者。小问题才能做大文章。
写作要确定中心话题/观点,所有文字图表为主题服务,要有主线,把6个W(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说清楚,不要跑题。
简洁原则:如不影响理解,则可删掉
讲故事原则:写作要有情节,有起伏,有上下,有变化,有意外
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事实先告诉读者。先说结果,再说缘由。背景资料、历史回顾、名词解释放最后。
Share, on’t preach. 分享,而不是说教。
Analysis, on’t list. 分析,而不是罗列。
写作的时候,要不断的挑战自己。如果你是读者,你相信你写的东西吗?这么写能吸引读者看下去吗?
即便是普通的一篇工作报告或者写作作业,如果要表达某个观点,并希望看到的人能够认同,前提条件是你已经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文中有详尽的事实,逻辑和判断。并还有多方声音的支持,包括当事方、知情方、监管方等。
媒体圈中有个著名的6秒原则——读者看任何一篇文章决定是否继续阅读的时间只有6秒钟。不信可以自己掐着秒表试试。这个原则不仅使用于媒体报道,同样也适用于考试的阅卷(我当过阅卷老师,集体阅卷的完成速度惊人,基本上6秒决定了你的作文的等级。),还适用于HR的简历筛选(我也当过HR,believe me,当一天要看1千多份以上的简历时,能看到6秒的都算是优秀的简历了。)
这珍贵的6秒主要靠什么来抓住人呢?一标题,二开头。
英文文章的标题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导入型、事实型、结合型。如果你看外媒文章看得比较多的话,对英文的标题形式不会很陌生。
— 导入式标题:看完标题就想看正文,标题要短而形象。有动词、有情景、有态度(质疑震惊)。和中国媒体喜欢用的标题党来吸引眼球不同,很多外媒的标题都取得非常漂亮,往往几个字就用到谐音、双关、反讽等多种修辞手法。
• 5 Things Super Successful People Do Before 8 AM (Forbes)
• Will China’s subue economy hit corporate profits? (BBC)
• Haier an higher (Economist)
• One moel, two interpretations (Economist- Chinese strategy abroa)
— 事实型标题:看完标题就不用看文章了,新闻标题居多
• Manchester Airport to receive investment from China (BBC)
• China inflation rate rises on higher foo prices (BBC)
— 结合型标题:有情景有事实
• Shanghai’s free trae zone launche ami Hong Kong fears (BBC)
• China’s Ambassaor to Myanmar Is Busy Busy Busy (WSJ)
如果做个对比,中式标题模式往往为报告式的、结论性的、冗长的,而英式标题则为对话式的、进行时的、简练的。
再说到开头,拜托,赶紧丢掉那些中式翻译的开头,英国人不会看的。想想怎样的开头会吸引你自己?
漂亮的英文写作的开头多以一个故事场景入手,用大量细节讲述人物,尤其是小人物的故事。而小人物则往往是一线当事人。越有细节则越吸引人。
我们看个Economist《经济学人》的例子。一篇讲述中国政府履行养老金发放的报道的第一段。
In this village in the cornfiels outsie Beijing, a 74-year-ol woman whiles away the time in the forecourt of a local eatery, chatting to the owner stacking chairs aroun her. She can enjoy an unhurrie retirement thanks to the moneyher aughter sens, the monthly pension her husban collects from his formeremployer, an, in the past few years, a small pension, now worth 275 yuan ($44) a month, from the Beijing municipal government.
就看第一句话吧:北京城外,一座村庄的玉米地旁,一个当地小餐馆前的空地,一位74岁的老妇人和店主闲谈以打发时间,店主旁边还堆着一堆椅子。哦卖糕,是不是像在拍电影,镜头从远到近,看看一句话能带来多么精准生动的画面感!你自然而然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
问下你自己,如果要你写介绍中国政府如何发放养老金的文章,你会怎么写?会不会一开始就想到“我国政府从几几几几年开始发放养老金以来……”?对了,刚才这篇文章标题就两个单词:Fulfilling promises (兑现承诺)。
根长好了,枝叶繁茂,最后才是开花结果。可以讨论我们在英语学习上最喜欢讨论和学习的语法和用词了。
语法是基本功,但是一个避免语法错误又是高阶版的写作技巧则是:使用短句子。语言最大的功用不是卖弄多么花哨的遣词造句的登峰造极,最后还是要落在与人沟通和交流上。则能让对方明白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不管用什么方法,则是沟通的第一步。当然,做到语法正确,文从字顺也是对读者的尊重。
有个tips如何能纠错。等文章完成后,放下来,第二天再通读润色一遍。如果可以,最好能诵读出来,调动更多感官来帮你找到文章的毛病。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惊喜。
句子要用短句子,那词汇呢?其实也要多使用小词汇,更准确而生动。我们习惯背的红宝书蓝宝书之类的,长长一大串的词,更多是为了考试。而词汇真正的质变不在于长短,则是变化。
不要告诉我说到笑,你就只能laugh。你可以发现英语语言中大量丰富精准又简洁的词汇,都很短,但是他们才是高级用词。
grin 露齿而笑;giggle 咯咯的笑声,较多地用于女人或孩子;chuckle 轻声笑;smile 微笑,无声;titter 嗤笑;snicker 窃笑;beam 喜形于色地笑,书面用词;sneer 冷笑,嘲笑;guffaw 哄笑 大笑;cackle 大声不让人愉快像母鸡叫一样的笑;chortle 呵呵笑……
你写作时会多用到哪个?
或许你都不需要太背砖头一样的字典,但是避免重复用词能让行文生动是个写作rule这点不会变。如果词汇量还有限的话,同样可以用有限的词汇给写作带来变化,尽量避免重复。
比如提到中国,从头到尾你都只会用China吗?随便从某篇外媒报道中,就能挑出用最初级的词汇,但是不同的表达:
the worl’s secon-largest economy
the nation with the largest population
the ancient Asian country
说词汇量你可能还不够大,但这次没有一个生词了吧?你在写作时,能做到尽可能用有限的词汇丰富的表达吗?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体现专业精神的技巧也需要留意。比如特殊词汇首次出现时需要注明全称,可以给以适当解释,包括缩写词、中国特色词、地理名词、企业名称等。
还是刚才举到的讽刺的那个例子,里面提宁波大学,A professor at Ningbo university, in south-east China, publishe……你看人家立马就跟上in south-east China用来解释。或许对中国来说宁波在哪是常识,可对老外来说,就等于你听到Derbyshire一样,人家英国人眼里Derbyshire可是有名的,但是对你不是。反过来也是一样。
怎样找到正确的专业表达呢?
如果是个机构、企业公司名,去他们的官方网站找到他们的官方的英文表达,而不是想当然的根据中文来翻译。
如果是个新闻热词,去外媒上找到相关报道,里面必然有最合适的表达。
如果是你完全不确信怎么说,有个窍门,去谷歌(就别找度娘了),搜索时可以写下中文,再加上一个英文关键词,再从中找到使用最普遍的表达。然后,再反过来,用你找到的认为正确的表达再谷歌一遍,看看在其他纯英文语境中使用时还是不是你想要的意思。Cross-check.
文中要使用到图表时,图表各项信息要完整,给出详细的表头(含序号)、单位、备注、数据来源。这也是对行文严谨的表现。
最后一个要说的就是数据。国内的文章报道中特别喜欢用数据说话,一上来恨不得把整个财务报表都给你看,数字越多显得越牛X。但在英文写作中,数据是杀死读者的有力武器。
几个弱化数据的处理办法:数据图表化,不要连续出现三个以上的数据,文字中的数据尽量小并取整,从多角度描述数据,如倍数。(原谅老外,他们数学不好。)
了解西方思维方式是写作的灵魂,逻辑结构是骨架,词汇表达才是最后的血肉。一篇优秀的英文写作必然是要先生根再发芽再开花结果的。而目前国内太多的英文学习方式都是本末倒置了。
任何语言都只是思想、知识、表达的工具。Any language is a tool to express an learn.
金吉列留学专家李老师——英国名校硕士+美国工作经验+5年留学业内服务经验。金吉列资深顾问,高端申请、疑难案子、签证处理专家,熟知英国各大院校专业的录取标准和学科设置,悉心服务,合理规划。请立刻拨打下方电话(或微信)找到李老师,李老师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悉心为您排忧艰难的。
北京站
客服专线: 400-010-8000
服务专线: 400-010-8000
北京分公司:北京市朝阳区 建国门外大街永安东里甲3号院B座
友情链接 · 加拿大留学 | 新西兰留学 | 日本留学 | 欧洲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韩国留学
©2024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10035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8474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京零字第朝190057号
信息提交成功!稍后将有专人与您联系。